幼小衔接,千万不能忽视孩子“情绪教育”,转家长!
来源:网络 发表日期:2018-5-8 10:11:37 浏览量:3928次
文章摘要:幼小断层变化容易让孩子有情绪问题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变,还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变化。 1关系人的断层师生关系由幼儿园的类亲子关系转向小学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孩子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负担。2学习方式的断层由自由游戏和探索式的学习转向课堂式、灌输式的正规科目学习...
幼小断层变化容易让孩子有情绪问题
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变,还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变化。
1
关系人的断层
师生关系由幼儿园的类亲子关系转向小学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孩子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2
学习方式的断层
由自由游戏和探索式的学习转向课堂式、灌输式的正规科目学习,孩子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学习知识。
3
行为规范的断层
自由自主的个别化要求转向更为严格的集体规范,遵循学校规则。
4
期望水平的断层
进入一年级后,家长和教师会对孩子赋予新的期望,孩子以学业为主,会减少游戏时间。
这些断层让孩子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从而出现沮丧、失落、自卑等负面情绪。
而家长则必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辨识不同情绪,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能体谅他人,具有解决冲突和矛盾的初步能力,进而达到合群、乐观、与人分享。
专家认为,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幼儿就学各项准备能力中,社会适应比学业能力更重要。
别怕孩子“有情绪”
对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很希望孩子乖巧又听话,特别担心孩子“有情绪”。
其实儿童伴随着成长,情绪发展会越来越丰富,孩子有情绪不用担忧,关键是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宸宸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在一次迎新活动中,他被同学一起推选为活动主持。但是,有一天,老师接到宸宸妈妈电话:“宸宸说他太累了,不想当了。”家长急得团团转,认为孩子不懂事,闹情绪。后来,老师了解到,宸宸不愿意当主持人,并不是说不出主持词,而是家庭给孩子太大压力导致的。一家人反复对孩子强调:这次就看你的了,我们都会去幼儿园看你主持的,要好好表现,别丢脸。
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锻炼自信的好机会,但是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用积极快乐的情绪去表达,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活动很快乐,能站在舞台就是最棒的”,而不是结果导向“你一定要表现好”。
就算再开心快乐的孩子,伴随年龄成长,也有他的烦恼,家长也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应该压抑和忽视。最关键的是,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并给他们宣泄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可以通过一起看绘本,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发脾气,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甚至哭一哭、叫一叫,但是不能打扰到别人;可以深呼吸、看看风景、出去运动一下;也可以吃东西、玩玩具、做些喜欢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把烦恼画出来,或者设计一个游戏……
小小孩子也有人际交往力
别看孩子小,其实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会发展能力是情绪教育的重要部分,性格并不是决定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小做起。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力,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在家里,家长总要把好吃的东西全部留给孩子,其实无意当中抹杀了孩子的分享能力。
如果小朋友在家里懂得与父母和祖辈分享最爱吃的食物,那么在学校,他也会乐意与同伴分享。
再比如,道歉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能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来认识自己行为的一种方式。
家长们,在违背和孩子的约定时,你是否能放下父母权威,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当孩子安心做事,家长在一旁大声喧哗打扰孩子时,是否也能说一声 “对不起”?
有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其实很多是受家长影响,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
在家时,当孩子在客厅打球、不肯放下iPad,甚至做出超乎想象的破坏行为时,一些家长往往情绪失控,怒吼或者暴揍一顿。其实这样的权威只能维持“一分钟”,当下可以震慑孩子,可最终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更多地通过表达自己来告诉孩子感受,平静并且明确地指出孩子行为的后果,并且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或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